没有幕争已然落道的战2赛硝烟以太一场坊L经悄
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发展的老韭菜,最近Scroll主网上线的消息让我感慨良多。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我们还在热烈讨论各种L2解决方案的优劣,现在回过头看,整个棋盘上已经摆满了重量级选手。从Optimism、Arbitrum到新上线的Scroll,七大L2项目就像七座大山,把整个赛道牢牢锁定了。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,这些项目最近都在玩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——"一键发链"的军备竞赛。Optimism搞了个OP Stack,Polygon推出了Polygon SDK,简直就像是给开发者们准备了现成的乐高积木。最典型的就是Coinbase家的Base,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创新。说实话,这种模式确实聪明,既降低了门槛又加快了生态建设速度。我想起去年跟一个开发团队聊天,他们光是研究ZK证明就花了半年时间,现在有了这些SDK工具包,可能两周就能搭出个雏形。 但说实话,作为行业老人,我既兴奋又有些忧虑。兴奋的是技术门槛降低了,更多项目可以参与进来;忧虑的是这种"快餐式"发链可能会让整个生态变得同质化。你看看现在新冒出来的L2项目,有几个不是基于这七大体系的?就像现在手机市场,清一色的安卓系统,虽然选择很多但本质上大同小异。 究其原因,我觉得是市场环境逼的。现在这个熊市,VC们捂紧钱袋子,创业团队更得精打细算。与其从头造轮子,不如直接拿现成的工具包改造。这就像开餐厅,自己研发菜谱风险太大,不如加盟个成熟的品牌来得稳妥。但这样做的副作用就是,创新空间被大大压缩了。 更让人担心的是,这七大项目自己也没闲着。它们一边迭代技术,一边发币激励,还不断扩展生态。我最近统计了下,光是Arbitrum上的活跃项目就有200多个,这还不算那些正在孵化的。这就形成了一个可怕的马太效应——强者愈强,后来者连汤都喝不上。 作为投资人,现在的策略反而变得简单了。与其在几百个L2项目中大海捞针,不如就盯着这七大项目及其生态代币。虽然可能不会有百倍收益这种神话,但胜在稳妥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连隔壁王大爷都知道要买这几个代币了,超额收益的机会恐怕已经被市场充分消化。 展望未来,我觉得L2赛道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期。新选手想要突围,除非能搞出颠覆性的技术突破,否则很难撼动现有的格局。这就好比当年智能手机市场,在iOS和Android之外,再难有第三极出现。不过区块链行业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,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又冒出个超级新星呢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八月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机构资金加速入场,山寨币异军突起
- 日本Web3革命:当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激情碰撞
- 昨晚比特币暴涨500点,这份惊喜你抓住了吗?
- 美国CBDC陷入僵局:USDT能否坐收渔利?
- 比特币的十字路口:2025年市场四大困局深度解析
- BRC-20与以太坊的梦幻联动:区块链互操作的新篇章
- 11月行情展望:BTC与ETH合约交易实战手记
- 波卡的通胀真的那么可怕吗?聊聊DOT的经济学设计
-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:新一轮行情即将启动?
- 市场观察:比特币底部信号再现,以太坊和狗狗币轮动机会浮现
- Atomicals生态入门指南:从零开始了解比特币上的数字资产革命
- 比特币正在上演黄金2.0奇迹?年末狂欢或将引爆56,000美元行情
- 今天这波行情太给力了!恭喜跟单的朋友们
- 揭秘聪明钱动向:一个资深玩家的免费追踪利器
- THORChain三季度成绩单:DeFi新贵如何玩转跨链金融
- 币圈交易捷报:比特币空单狂揽400点,以太坊空单稳赚30点!
- 昨夜币圈惊魂:比特币跳水5%,10亿美金灰飞烟灭的背后真相
- 从FTX废墟中崛起的Solana奇迹: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逆袭
- 加密市场深度观察:我看好的潜力币种与投资逻辑
- 大玩家疯狂扫货MATIC背后:一场不容错过的财富机会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