瓶颈后的质押质押流动率背困局发展
说到区块链质押,Solana的表现绝对让人印象深刻——超过70%的SOL代币都被质押出去了。这个数字放在任何公链里都算得上亮眼,但奇怪的是,流动性质押在这里却迟迟未能起飞。
流动性质押的"魔力"为何失灵?
作为一名长期观察DeFi发展的业内人士,我见证了以太坊上流动质押的惊人崛起。Lido等协议的成功证明了这个模式的可行性:用户既能获得质押收益,又能保持资金流动性。但到了Solana这里,故事却完全不同。
Solana Compass的数据显示,虽然整体质押率高达70%,但其中只有不到3%选择了流动性质押协议。这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桶,水面很高,但水龙头却出不来水。
Meteora和Jupiter的创始人Ben Chow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数字:"在90多亿美元的质押SOL中,流动性质押代币只占3%。"这就像你家后院埋着一座金矿,但你却只挖了几个小坑。
Solana用户的"保守"选择
在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后,我发现Solana用户的选择其实很理性。Marinade的核心贡献者Alex Cerba跟我分享了他的观察:
"很多用户觉得7%的基础质押收益已经很不错了。为了多赚那2%,要把资金放进智能合约承担额外风险?他们觉得划不来。"这就像你面前放着两个理财产品:一个是保本的7%,另一个是有风险的9%。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。
更关键的是,Solana原生质押实在太方便了。验证者免费提供服务,资金两天就能赎回。相比之下,以太坊用户要等两周才能拿回质押的ETH。Messari分析师Kel Eleje说得很形象:"Solana的原生质押就像是低配版的流动性质押。"
税收顾虑与DeFi生态瓶颈
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税收问题。每次把SOL换成流动性质押代币都可能触发税务事件,这让很多大户望而却步。这就好比你要交过路费才能进入游乐场,很多人选择在门口看看就走。
Solana联合创始人Anatoly Yakovenko曾在推特上呼吁:"我们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改变现状。"但说实话,这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解决的。
DeFi老炮们都知道,光有资金供给是不够的,还需要足够的需求端。目前Solana DeFi生态的应用场景相对有限,就像一个大型商场开业了,但里面的店铺还不够多。
曙光初现的未来
不过最近的趋势让我看到了一些希望。Jito和BlazeStake等新兴协议在今年夏天实现了快速增长。Jito Labs的CEO Lucas Bruder告诉我:"jitoSOL在DeFi中的使用率远高于其他LST。"这说明用户正在寻找更创新的解决方案。
但要想真正突破,Solana还需要解决一个"先有鸡还是先有蛋"的问题。就像Cerda说的:"你既需要更多资金流入DeFi,又需要DeFi有足够能力吸收这些资金。"
作为一个见证过多个公链兴衰的观察者,我认为Solana仍然有很大的潜力。毕竟,能让70%的代币都乖乖质押的公链可不多见。现在需要的是一个突破性的应用场景,让这些沉睡的资金真正流动起来。也许下一个DeFi夏季,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Solana。
(责任编辑:技术)
-
最近加密圈爆出个有意思的现象 - 一个名为Friend.tech的社交平台在交易手续费方面居然超越了比特币这个老大哥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这个数据时,第一反应是"这怎么可能?"毕竟比特币可是拥有近5000亿市值的巨无霸。数据会说话根据Token Terminal的统计,过去30天内Friend.tech平台产生了2680万美元的手续费,而比特币网络"仅"有2420万美元。这个近300万美元的差距背后,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感叹: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前几天和EY的区块链负责人喝咖啡时,他的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:"所有的区块链最终都会成为以太坊的二层网络。"这让我想起了互联网早期的发展历程——那时候谁能想到TCP/IP会成为今天全球通用的协议呢?历史的轮回:从互联网到区块链记得我刚入行时,前辈们总爱讲一个故事:在上世纪70年代,我们拥有ARPANET、IBM的SNA、施乐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观察者,我对Honeypot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黑客挑战,更像是Optimistic Rollup技术的一次"压力测试"。想象一下,在一个专为单个DApp量身打造的Rollup环境中,开发者可以完全自主地调配资源,而不必担心与其他应用争夺区块空间。这种自由度在传统的共享Rollup环境中是很难实现的。技术本质与意义Honeypot项目最打动... ...[详细]
-
各位币圈的朋友们,我是老张。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——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加密世界,我们该如何辨别那些专门坑人的"假币"?什么是空气币?还记得去年有个叫"月球币"的项目吗?号称要在月球建立区块链基地,结果被扒出来连个正经办公室都没有。这就是典型的空气币!这些项目就像画大饼的街头艺人,吹得天花乱坠,实际上啥也没有。说实话,我也见过不少这样的案例。往往就是一个PPT加几个假名人的站台,就开始疯... ...[详细]
-
最近以太坊的走势真是让人揪心啊!上周好不容易冲到4795美元附近,结果就像遇到一堵无形的墙,硬生生被压了下来,一路跌到4365美元才勉强刹住车。这两天行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,凌晨又冲到4565美元附近,结果还是没能突破,现在在4460美元附近徘徊。说实话,这行情看得我都想点根烟冷静一下。比特币这边也不太平,刚摸到12.4万美元的高点就开始往下掉,好在116700美元附近找到了支撑。昨晚虽然挣扎着想冲... ...[详细]
-
朋友们好!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桃运。今天要跟大家聊聊Filecoin这个月发生的那些事儿,说实话,这些进展让我这个老韭菜都眼前一亮呢。FVM生态爆发式增长谁能想到,FVM主网上线才半年就创造了这样的奇迹!1000万个FIL啊,朋友们,这不是个小数目。我仔细研究了下数据,发现Glif平台最受欢迎,400万FIL稳稳地躺在那儿;stFIL和HashKing也不甘示弱,各自揽下200万;还有其他6个平台共... ...[详细]
-
各位币圈老铁们好!今天是10月6日下午5点半,又到了和大家唠唠市场行情的时候了。不过要提前声明啊,以下纯属个人看法,千万别当投资建议,毕竟市场瞬息万变,咱们还是要理性看待。昨日行情复盘说实话,昨天的行情就像在玩跷跷板似的。比特币先是蹦哒到28100美元附近,让大家以为要起飞了,结果转头就来了个"自由落体",跌到27300美元附近。这不就是典型的"涨得欢,摔得疼"吗?最后在27500美元附近来回晃悠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华尔街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金融老兵,看着当前加密市场的表现,我不禁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场景。StarEx的分析团队最近给我看了一份深度报告,让我对当前的市场状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反常的市场现象今年美联储的加息操作简直像是一锅"怪味汤"——按照传统金融理论,加息应该让风险资产集体跳水才对。可现实是,黄金在涨,纳斯达克也在涨,唯独加密市场像是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的孤儿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达沃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比特币的行情真是让人捉摸不透,就像在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。每次看着要突破了,结果又缩回来;看似要暴跌了,转眼又拉上去。这种反复震荡的行情,其实暗藏玄机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越来越看清这种横盘震荡的本质。说白了就是主力在玩心理战:当市场看空情绪浓厚时,主力就故意拉高价格,让那些做空的人被迫止损。这还不算完,拉升的同时还能吸引一批追涨的"勇士"进场,可谓一箭双雕。反过来也一样,当大家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几年,元宇宙这个词简直无处不在。作为中央财经大学研究金融科技的学者,我见证了太多企业前赴后继地涌入这个领域。从Facebook改名Meta的豪赌,到耐克、阿迪达斯等国际大牌争相在虚拟世界圈地,元宇宙已经从科技圈的小众话题变成了资本市场的狂欢。元宇宙为何如此特别?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区块链这个"基建狂魔"。它就像元宇宙的身份证系统,确保每个人在虚拟世界的身份独一无二。还记得去年那个卖出6900万美元... ...[详细]